聚焦山区26县奔富路丨常山升级胡柚产业小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赵璐洁共享联盟常山站郑徐丽通讯员汪丽霞眼下,正是小青果干片的销售旺季。今年常山县胡柚小青果加工成干片产量达吨,按照胡柚小青果干片每公斤26元的收购价计算,产值近2亿元。小小的胡柚青果带出了亿元富民大产业。胡柚是常山县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县胡柚种植面积10.6万亩,参与胡柚种植、生产与销售的农民有10万人左右。近年来,常山县在胡柚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将胡柚小青果进行加工作为“衢枳壳”中药材原料进入市场,带动了胡柚产业升级,也让柚农们多了一条增收路子。在常山县鸿春果业专业合作社内,柚农们分工协作忙着对新鲜的胡柚小青果进行筛选、切片、烘干、装袋。“每天都有三四十个外地商户来上门收购胡柚小青果干片,只要有货就卖得掉,今年的收购价格非常可观。”合作社负责人李鸿春特意将烘干机房进行了改造升级,5个烘干机房马力全开,每天可以加工出公斤胡柚小青果干片,半个月下来净利润达到15万元。今年,李鸿春预计要收购、加工胡柚小青果干片吨。“有近50户柚农将自己加工好的胡柚小青果干片送到合作社。”李鸿春说,比如柚农谢雨根,今年把8吨胡柚小青果干片卖给他,赚了20万元。除了自己致富,李鸿春带动了一批乡亲增收。如今柚农们眼里的“致富果”,原来可是弃之不用的果子。为了提高胡柚品质,柚农们每年七八月份需要对胡柚树进行疏果,一些品相不好的小青果会被淘汰。年,地方性中药材“衢枳壳”被列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炮制“衢枳壳”的原料就是胡柚小青果,原本弃之不用的小青果开始变废为宝,产生了巨大的价值,行情也连年看涨。据了解,今年胡柚小青果干片市场收购价同比提高了近50%,每公斤26元到28元不等。好价格的背后,柚农们说,收购商们看中的是常山小青果的好品质。为了确保小青果的品质,常山县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小青果的生长过程持续跟踪,确定最佳的采摘期;对果实果径、原药材干燥、贮存条件等环节制定相关标准;建立专门针对“衢枳壳”原料药生产的多亩良种选育基地,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成立“衢枳壳”原料药种植示范基地,逐步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农户标准化生产、管理等。“专业、科学的监管,带来了产品质量的稳定。随着‘衢枳壳’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胡柚小青果的市场主动性和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常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兴良说。改革开放以来,常山县“14任县委书记齐抓一只果”,将胡柚打造为本地优势富民产业。如今,从“鲜果独大”发展到“青果入药”,“浑身都是宝”的胡柚为常山探寻出山区跨越式发展之路,也成为当地民众迈向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28.html